孙氏名人
1)、孙叔敖的芍陂与墓冢
芍陂,在安徽省寿县城关镇南30公里。《水经注》卷32,在“肥水”目下记:“又东北迳白芍亭东,积而为湖,谓之芍陂,陂周一百二十里许,在寿县南八十里,言楚相孙叔敖所造。……西北为香门,陂水北迳孙叔敖祠下,谓之芍陂渎。”“陂周一百二十里许”,可见其工程规模的宏大。据称是动员数10万人力,经数年的艰苦劳作而成,可“灌田万顷”。芍陂水利工程始创于春秋中期,约在公元前六世纪初,它比魏国的西门豹渠要早二百年,比秦国的都江堰和郑国渠早300多年,可谓我国古代最早兴修的水利工程,对当时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芍陂灌溉工程后又经东汉庐江太守王景、扬州刺史刘馥、南朝宋豫州刺史刘义欣等人的整修,尤其是三国时魏国将军邓艾在旁又修小陂50余所,隋朝寿州长史赵轨改芍陂五门为36门,都能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有效地形,兴筑了一系列的陂渠,进一步改良了工程结构,扩大了灌田面积,使分布在淮河南岸这一带的支流之间,水脉贯通,津梁交络,形成一个大型的陂塘灌溉区域。隋唐后,此陂在安丰县境内,故又称安丰塘。这一著名水利工程的扩展和完善,并非一人一时的功劳,不过它的创始人是楚相孙叔敖。
今天的安丰塘,1958年时修浚,堤坝长24公里,水面3万多平方米,蓄水1亿立方米,灌溉面积达4亿多平方米,已纳入当地的灌区总体规划,整个灌区内渠道纵横成网,涵闸星罗棋布。不过,如今的安丰塘实际上只是古代芍陂的残余部分,历史上这里一系列的陂塘,随着时代的推移,有兴有废,现已失去旧观。安丰塘的面积虽然由于历史的变迁而大大缩小了,但至今仍在造福于人民。尤其作为春秋时代在水利工程方面的一个宝贵遗迹,显示出楚文化的魅力和影响。
后人为纪念春秋时期楚国的这位功臣,在陂塘的北端建了孙叔敖祠,占地3千平方米。南朝郦道元已作记载,北宋王安石有“楚相祠堂仍好在”的诗句,明清两朝迭有修葺。清康熙年间寿州知州颜伯《孙公新庙记》说:有“殿庑门阁凡九所二十八间”,祠前古柏参天。现尚存大殿三间,供有明万历年间所造孙叔敖像;碑库三间半,存有历代碑碣十九方,碑文有各朝重修安丰塘记、安丰塘灌区图、重修孙公祠记等内容。其中,孙叔敖传略碑和清书法家梁献书《重修安丰塘记》碑尤为珍贵。安丰塘和孙公祠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另外,在孙叔敖的家乡河南固始县,人民曾在城西修建过孙叔敖庙,东汉延熹三年(公元160年),固始县令段光在庙前树立了一块《楚相孙叔敖碑》,碑文长六百余字,概述了孙叔敖传奇的一生。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等古籍都有记载。传说孙叔敖死后葬于湖北沙市,至今沙市的中山公园东北隅还留存着一座孙叔敖的衣冠冢,封土高2米多,墓径3米余。墓前石碑系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宜施来鸣谦所立,上题“楚令尹孙叔敖墓”。今政府又将墓地修葺一新,清幽宁静,以供人们凭吊观赏。
2)、孙武故里
1956年全国首次文物普查时,四周绿树掩映,碧水萦环,环境发现山东广饶县城北近30华里之草桥村有一座古城遗址,东西长约400米,南北宽约380米;城墙基宽25米,城壕宽18米,西南角现有长10余米、宽2米、高1米余的残存土筑城墙一段,和护城河遗迹一段。1991年5月,中科院考古所、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广饶县博物馆的考古工作者,对其部分城墙、城壕进行了考古钻控调查,其结果表明:该遗址确系一故城址,最晚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对照有关文献记载,初步认定该城址为古乐安城遗址。也就是说,它很可能即为春秋齐国孙氏贵族的采邑城堡。
广饶县城的西北隅,1994年建有孙武祠。它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宋大殿为主体,此殿是山东现存唯一的宋代全木结构建筑,另含四个仿宋式四合院,占地7000多平方米。南宋大殿正中端坐着一尊巨型仿铜孙武塑像,孙武手握毛笔,凝神思索,正著兵法,两侧陈列各种仿制的先秦兵器,墙壁上悬挂着孙武生平事迹壁画和仿制的《孙子兵法》十三篇木简。
原曾认为广饶县可能是孙武里,后经进一步调查和专家考证,山东惠民比较可信。
山东惠民县城是孙武故里,有为纪念孙武修建的园林式建筑群:孙子故园和孙子兵法城。占地4.3万平方米,采用轴线对称布局,以孙武塑像为中心,两侧为孙子书院和孙子博物馆,并有小湖、曲桥和湖心亭等景观,供人们参观、休憩。
3)、孙武墓
有关孙武墓址,汉唐以来地方志书不乏记载。《越绝书》谓:“巫门外大冢,吴王客、齐孙武冢也,去县十里。”唐《吴地记》说:“巫门西北二里,有吴偏将军孙武坟。”《明一统志》称:“孙武冢在苏州府城东一十里。”《大清一统志》记:“孙武冢在长洲县西北。”因年代久远,古墓逐渐荒湮,加上记载不一,传闻有误,致使后人茫然若失。
清嘉庆年间(1796--1820),阳湖孙星衍为寻访先祖遗迹,特地来苏州考访孙武墓。他根据有关史籍记载,通过考辨,得出“孙子墓在苏州府东门外十里”的结论,然而在苏州城水路30里外,名“雍仓”之地,觅见一古冢,上有古柏卧地,当地人称弯柏树坟,又名孙墩,但无碑志,且地理也不符,所以不敢断定。访墓不得,孙星衍作了“吴将孙子墓考”,又作“巫门访墓图”,并题诗云:
我家吴将高绝伦,功成不作霸国臣。
春秋三传佚名姓,大冢却在吴东门。
吴人耕种少闲地,访墓雍仓一舟系。
弯环惟见古柏存,遍览平畴失碑记。
传家私印不可磨,阖闾冢侧祠巍峨。
武成庙废口不举,东南淫祀何其多。
乌喙之邻施间谍,内嬖忽然消霸业。
西施可惜入官迟,不付将军教兵法。
1994年7月,苏州市孙子研究会成立后,一直相当关注孙武冢究竟在何处的问题。9月。召开了讨论孙武在苏州胜迹遗址的座谈会,有关专家、学者和地方政府代表出席,会后又组织力量进行了专访活动,并将孙武冢的考访列为重点。在有关史籍、志乘的记载中,以《越绝书》成书最早,对吴、越两地的山川地理记载颇详,可谓我国现存最早的方志,其所记孙武冢的地望,似最可信。“巫门”即为苏州北门之一的“平门”,唐《吴地记》载:平门北面。有水陆通毗陵,伍子胥平齐,大军从此门出,故号平门。东北3里有殷贤臣申公巫咸坟,亦称巫门。《明一统志》谓在城东10里,这一方位大致在吴县东部地区,而自唐至清,曾析吴县东部在区置长洲县,即《大清一统志》所说的“长洲县”。这样估计孙武冢在苏州城的东北方向,所以分工由这一方位的吴县市陆慕镇负责重点考访。
寻访考查人员来到镇东南3里的孙墩浜村,至今浜河犹在,村间散落着几个墓墩,占地都在l亩以上,其中3处为私家墓地,唯独紧靠孙墩浜水面南侧的一个墓墩无主墓,人称“河南坟”。据世居该村年届八旬的老人回忆,土改前, “河南坟”占地约3亩,是现在的3倍。由于是无主坟,清末以来任人随意落葬,解放后因取泥烧砖和开田种稻,坟地不断缩小。六十年代在坟上建造仓库时,曾挖到泥碗诸器皿,出土后用手一掰就散掉了,没有砖头坚硬,可惜当时没有保存。调查人员分析,出土如此疏松的陶土器皿,则说明河南坟确是一座年代久远的古冢。另外,《越绝书》中的“县”,应作“县衙”解,有关方志记载,秦汉时吴县至县衙距平门约有2—3里地,加上平门至墓址的7里,汉时的1里约合今天的0.91里,这样其道里与《越绝书》所载基本吻合。
在如此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苏州孙子研究会与有关专家、学者及陆慕镇人民政府、吴县市文管会等单位商议确定在孙墩浜河南坟旧址重修孙武冢,并制定出方案。经二个多月的各方努力,1995年11月,孙武冢初步修复。古墓进行了仔细的培埴封土,冢前矗立起一块高175公分,宽70公分的墓碑,碑文“吴王客齐孙武冢”七个大字,由书法家吴进贤先生手书。碑后“重修孙武冢记”,由陆慕镇人民政府记文勒石。
4)、孙武演兵场遗址
自司马迁《史记》传世之后,孙武练兵斩姬的故事就在民间广为流传。那么孙武演兵的场所究竟在何处?有的说在今虎丘山脚下。有的说在今石湖一带,有的说在吴王阖闾官苑之中……,由于年代久远,已无法考实而众说纷纭。
而据一些志书记载,孙武演兵的场所应在今濒临太湖的吴县市胥口境内,至今这一带一直沿用着与孙武演兵有关的地名和山名,如:教场山、蒋(将)墩、舟山……;此外,还有二妃庙、二妃墓等遗址;且从南面与西面都濒临太湖的胥口地理位置看,也是较适宜于吴军水师的演兵场所。
教场山为一低矮小山,东西千余米,南北四、五百米,山高仅数十米,山势平缓,山巅平坦,广数百亩,人称“小教场”。山之北,与穹窿山、舟山等山体连成一片;山之南,离景色秀美的太湖不足千米;山之西,自渔洋山麓至西庄咀一带则为大片的开阔地,人称“校场里”,即大教场。大小教场、山坡平地,连成一片,又濒临烟波浩渺的湖面,确是水军理想的演兵场所。舟山,相传吴国在此建造战船而得名,由于水道纵横,交通大都倚靠舟楫,而吴越、吴楚交战,也均以水军为重,舟山自为军事重地。蒋墩则为教场山东北首一村庄名,蒋墩山与教场山相连且较高,又名望云山,相传是吴王阖闾率众臣观看孙武练兵之处;“蒋”与“将”同音,“墩,”有“坛”之意,所以也是传说吴王阖阊拜孙武为将之处。
二妃庙和二妃墓则分布于教场两侧。《香山小志?教场山》有谓:“首东北有尼奄,古之二妃庙,神珠冠霞帔,吴王宠妃,即孙武教战时所斩者也。”旧时,庙之正殿塑有二妃像,姿媚照人。据说,村巫时以二妃鬼神作崇于乡里来唬人,村民便在二妃庙的寝楼下塑孙武以镇之。清代学者徐芝峰在游览教场山、二妃庙后题诗云:
兜眸脂粉笑逡巡,却叹将军戏作真;
一剑骈诛君侧宠,沼吴偏见浣纱人。
二妃庙又名“爱姬祠”,一度改称“永福庵,其始建于何时?史籍阙载,当地村民也不知所云。1949年新中国成立不久,改庵为校。1957年,神像与殿俱毁,学校在原址上扩建。二妃墓位于教场西北侧,相传吴王厚葬二妃于此,然而建于何时,史籍阙载。八十年代成为胥口一砖厂取土处,现墓址无存。
5)、苏州孙武子祠与孙武子亭
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阳湖(今江苏武进市)孙星衍念念不忘先祖业绩,为吴地没有一所纽念孙武的专祠而抱憾,于是联络江、浙等地的孙氏后裔,发起在苏州建造”孙子祠堂“。其集资购得”一榭园“进行改建,仲秋时节,孙星衍为祠堂写下《虎丘新建吴将孙子祠堂碑记》。祠堂座落于苏州城西虎丘山东山浜内,清顾禄《桐桥倚棹录》云:”孙武子祠,一名沪渎侯庙,在东山浜内,祀吴王客、齐孙武子及其孙膑。“并记”一榭园在东山浜北。……园中有亭翼然,负山面水,别饶幽致。“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祠堂毁于太平天国战火。随着时日的推移,当地人已不知”东山浜“这一地名所指何处,由是其祠在虎丘山的确切位置今人已无从知晓。环视虎丘山麓,周边为一条宽约八米的山河所环绕,在今二山门断梁殿与旧塔影桥的百米之间,散落着一些古建筑遗址,其中有古东山庙遗址和塔影园旧址,庙、园均位于山的东南隅,负山背水,其地望与顾禄记载的孙武子祠位置吻合,而如今祠堂已荡然无存。1984年,吴县文管会在北桥乡石桥村的一农户家中,发现了一块孙子画像碑石。此碑长103.5公分,宽35公分,碑石右侧,分别刻有孙武与孙膑的画像,其旁注有”吴将孙子像“和”齐将孙子像“两行篆字。域像均作站立状,秀眉重瞳,圆脸束发,双手作揖,神态安祥。根据碑文,方知此碑乃孙武子祠内原物。此碑现完好保存在吴县文管会内,即今苏州古城内东大街开元寺无梁殿中,嵌入墙体,外罩玻璃橱窗,供人瞻仰。
1945年,当时的吴县县政府为恢复被日寇破坏了的虎丘山名胜。计划在原孙武子祠遗址上建造一座孙子纪念亭,后因财政拮据而不果。1947年秋,国民党一批军事学界名流,以李浴日、杨言昌诸人为首,又发起成立了”孙子纪念亭筹建委员会“。委员会进行了一系列募捐、勘察等活动,然终因淮海战役的失败和所募之款不敷建亭而中止。而李浴日所托吴县贞石斋所刻《孙子十三篇全文碑》终于完成,此碑由于右任、梁寒操、沈尹默3位书法大家分别书就,贞石斋钱荣初先生亲手镌刻,历时3月,勒石尚未鸠工,李浴日已携家撤退至台湾。此碑竣工后,钱复信告之,并将碑文拓片寄去。不到两月,苏州解放,钱只得将石碑放在店中,无法移建。
1959年,钱荣初先生将此碑献出,由苏州文管会接收,置于文庙空地上,经长期风雨浸蚀和任人践踏,致使一面碑文呈模糊状。直到1993年,经有关人士的建议和多方商议,才座落到苏州碑刻博物馆明伦堂西南侧的平地上,四周为花木所簇拥,显出其应有的价值。碑为青石质地,长164公分,宽80公分,厚19.5公分;碑基座高56公分,长177公分。碑刻分正反两面,碑额书以”孙子十三篇全文碑“八个篆体字,正文为楷体。书法流畅潇洒,秀劲有力,结构严谨。为书法家吴县汪东所书,堪称书法与碑刻珍品,为纪念兵圣孙武的一现代宝物。
1955年,苏州解放后,有识之士屡屡向人民政府建议,在虎丘山建造孙子纪念亭,不久,政府接受建议而出资建亭。1966年文革动乱中,纪念亭遭到破坏,1984年又重建。纪念亭座落在虎丘山风景区内,亭高三丈,外形八角四面,底座、石栏、圆柱、均采用花岗石;脊背为黑色苏瓦,陡直,呈飞檐翘角势。亭子整体造型精美,古色古香,与景点融为一体。由张爱萍将军书额:孙武子亭。亭中央立一青石碑,正面镌刻张将军亲笔题诗草书道劲刚健:
孙子兵法,克敌制胜;娇娘习武,佳话流传。
在孙武子祠堂附近所建的孙子纪念亭,为苏州虎丘山胜地又增添了一处历史人文景观,也让后人缅怀这位古代伟大的军事家。
6)、马陵古战场遗址
孙膑指挥的马陵之战遗址究竟位于何处?过去有”元城战址“说,位于今河北大名县东南25公里处(原属魏州元城),在东马陵、西马陵等村庄西面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冲沟,长约3公里半,宽5--15米,深2~3米,由许多弯曲的小沟交叉相连而成,当地人称”马陵道“。过去曾有过一个孙膑祠堂,但地下从没出土过有关文
物。还有”莘县战址“说,在今山东莘县西南大张乡马陵、道口村附近,与山东鄄城、河南范县相邻,在黄河故道形成的较高台地上,也有一条与大名马陵相仿的冲沟,然同样没有战国时代相关文物出土。由于史学界的影响,政府于1990年在这里立了”马陵战场遗址“的标志,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根据史学界最近的考证与论辩,上述二说均遭否定。而马陵古战场的真实地址应在山东郯城县东的马陵山,此山为沂蒙山余脉,西北走向,海拔在80—180米之间,地形平险相同,沟壑纵横。有马陵古道,北起九道弯,南至嶂苍,全长50多公里。从九道弯向南4公里左右,便是有名的清泉寺山区,这一带山峦连绵,群峰屹立。其中有一条独龙涧,地形十分复杂而险峻,它由几条沟汇合而成。走进去曲曲弯弯,状如葫芦,两旁都为悬崖峭壁,尽头谷深林密,壁崖矗立如屏,实为进退维谷的绝地。上述二说地属大平原,地势总体较为平缓,不具备打大规模伏击战的条件。而马陵山的地形,才具备用伏击战一举歼灭十万敌兵的地理条件,而独龙涧正是孙膑杀庞涓并歼其精锐部队的理想场所。
另外,马陵山在1958年修黑龙潭水库时,曾出土400余枚铜箭头。而附近孙塘村又有40余人拾到200余枚铜箭头。1972年修跑马岭水库时,挖出数百个锅灶坑和许多三棱箭头。据不完全统计,从1958年到1976年间,清泉寺林场曾有300余人拾到过数千枚铜箭头。1988年,清泉寺矿泉水厂扩建时,又挖出几个锅灶坑和一些铜箭头。附近几个村庄,还出土了若干青铜兵器,有剑、戈之类。据鉴定,这些箭头与兵器确为战国时兵器。特别是独龙涧,更是出土箭头的最集中处,充分说明这里是齐魏决战的主战场,也是孙膑射杀庞涓的所在地,这与古史中”万弩齐发“的记载完全相符。
更有意思的是,马陵山一带有很多地名、村名都与齐魏马陵之战有关。如庞涓被杀的独龙涧,又名庞涓沟;庞涓中箭处最近的社子村,原名射子村,郯城地名志中载,传说孙膑在此布置伏弩以射庞涓而得名;马场为战争中齐军喂放马匹的场所;古寨因齐军曾在此安营扎寨;卸甲营村,地名志载,魏军为了突围,在此轻装,卸下甲胄而得名。还有马陵道、跑马岭、点将台、分尸岭、射箭崖、庞涓上马石、恨谷崖等地名。这些地名自古已然,非人为伪造,有人以为甚至可以从中探讨出此次战役的全过程,都很说明问题。
1972年银雀山《孙膑兵法》的出土,解决了学术界聚讼千余年的一大疑案。而90年代初,齐魏马陵之战遗址的重新认定,也同样解决了军事史上一大难题。
7)、孙膑洞、庙和衣冠冢
孙膑洞有二:一在河南淇县西南15公里青岩山中,相传为孙膑拜师王翊学艺之地。原为天然洞穴,径深3米余,岩石奇丽。明代依山开凿重建,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洞内有孙膑石刻像,像前有石供桌。附近有水廉洞、毛遂洞、庞涓洞等名胜。
二在山东莒县南石汪村北1.5公里甲子山主峰,玉泉顶东侧半山上。相传孙膑晚年曾隐居在此。念。洞深4米,高3米,宽10米许。当地民众于洞内建祠塑像以为纪洞内塑有孙膑师徒三人及坐骑泥塑像:孙膑居中,弟子李睦、袁达侍前,1米高的独角神牛居旁。洞前有泉,泉水暗流至涧汇成小溪,溪流数公里外,陡然成瀑,瀑布处汇成一泓石潭,潭水幽绿,传为孙膑耕作休恬饮牛处。
孙膑庙和孙膑衣冠冢,在山东陵县辛庄村南。传孙膑与庞涓曾战于此,后人建庙以纪念。始建年代不详,明万历为重修,占地2万多平方米。庙中原供有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所刻青石牛一尊,相传孙膑生前爱牛,故后人刻石牛以示纪念,人呼”孙膑牛“,高1.15米,长1.6米,昂首而立,鞍鞯俱备,刻工精细,形象逼真,现存河北吴桥县文化馆。衣冠冢相传建于战国,明代曾重修,墓封土直径7米余,高2米,墓区林木茂密,环境幽静。
芍陂,在安徽省寿县城关镇南30公里。《水经注》卷32,在“肥水”目下记:“又东北迳白芍亭东,积而为湖,谓之芍陂,陂周一百二十里许,在寿县南八十里,言楚相孙叔敖所造。……西北为香门,陂水北迳孙叔敖祠下,谓之芍陂渎。”“陂周一百二十里许”,可见其工程规模的宏大。据称是动员数10万人力,经数年的艰苦劳作而成,可“灌田万顷”。芍陂水利工程始创于春秋中期,约在公元前六世纪初,它比魏国的西门豹渠要早二百年,比秦国的都江堰和郑国渠早300多年,可谓我国古代最早兴修的水利工程,对当时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芍陂灌溉工程后又经东汉庐江太守王景、扬州刺史刘馥、南朝宋豫州刺史刘义欣等人的整修,尤其是三国时魏国将军邓艾在旁又修小陂50余所,隋朝寿州长史赵轨改芍陂五门为36门,都能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有效地形,兴筑了一系列的陂渠,进一步改良了工程结构,扩大了灌田面积,使分布在淮河南岸这一带的支流之间,水脉贯通,津梁交络,形成一个大型的陂塘灌溉区域。隋唐后,此陂在安丰县境内,故又称安丰塘。这一著名水利工程的扩展和完善,并非一人一时的功劳,不过它的创始人是楚相孙叔敖。
今天的安丰塘,1958年时修浚,堤坝长24公里,水面3万多平方米,蓄水1亿立方米,灌溉面积达4亿多平方米,已纳入当地的灌区总体规划,整个灌区内渠道纵横成网,涵闸星罗棋布。不过,如今的安丰塘实际上只是古代芍陂的残余部分,历史上这里一系列的陂塘,随着时代的推移,有兴有废,现已失去旧观。安丰塘的面积虽然由于历史的变迁而大大缩小了,但至今仍在造福于人民。尤其作为春秋时代在水利工程方面的一个宝贵遗迹,显示出楚文化的魅力和影响。
后人为纪念春秋时期楚国的这位功臣,在陂塘的北端建了孙叔敖祠,占地3千平方米。南朝郦道元已作记载,北宋王安石有“楚相祠堂仍好在”的诗句,明清两朝迭有修葺。清康熙年间寿州知州颜伯《孙公新庙记》说:有“殿庑门阁凡九所二十八间”,祠前古柏参天。现尚存大殿三间,供有明万历年间所造孙叔敖像;碑库三间半,存有历代碑碣十九方,碑文有各朝重修安丰塘记、安丰塘灌区图、重修孙公祠记等内容。其中,孙叔敖传略碑和清书法家梁献书《重修安丰塘记》碑尤为珍贵。安丰塘和孙公祠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另外,在孙叔敖的家乡河南固始县,人民曾在城西修建过孙叔敖庙,东汉延熹三年(公元160年),固始县令段光在庙前树立了一块《楚相孙叔敖碑》,碑文长六百余字,概述了孙叔敖传奇的一生。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等古籍都有记载。传说孙叔敖死后葬于湖北沙市,至今沙市的中山公园东北隅还留存着一座孙叔敖的衣冠冢,封土高2米多,墓径3米余。墓前石碑系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宜施来鸣谦所立,上题“楚令尹孙叔敖墓”。今政府又将墓地修葺一新,清幽宁静,以供人们凭吊观赏。
2)、孙武故里
1956年全国首次文物普查时,四周绿树掩映,碧水萦环,环境发现山东广饶县城北近30华里之草桥村有一座古城遗址,东西长约400米,南北宽约380米;城墙基宽25米,城壕宽18米,西南角现有长10余米、宽2米、高1米余的残存土筑城墙一段,和护城河遗迹一段。1991年5月,中科院考古所、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广饶县博物馆的考古工作者,对其部分城墙、城壕进行了考古钻控调查,其结果表明:该遗址确系一故城址,最晚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对照有关文献记载,初步认定该城址为古乐安城遗址。也就是说,它很可能即为春秋齐国孙氏贵族的采邑城堡。
广饶县城的西北隅,1994年建有孙武祠。它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宋大殿为主体,此殿是山东现存唯一的宋代全木结构建筑,另含四个仿宋式四合院,占地7000多平方米。南宋大殿正中端坐着一尊巨型仿铜孙武塑像,孙武手握毛笔,凝神思索,正著兵法,两侧陈列各种仿制的先秦兵器,墙壁上悬挂着孙武生平事迹壁画和仿制的《孙子兵法》十三篇木简。
原曾认为广饶县可能是孙武里,后经进一步调查和专家考证,山东惠民比较可信。
山东惠民县城是孙武故里,有为纪念孙武修建的园林式建筑群:孙子故园和孙子兵法城。占地4.3万平方米,采用轴线对称布局,以孙武塑像为中心,两侧为孙子书院和孙子博物馆,并有小湖、曲桥和湖心亭等景观,供人们参观、休憩。
3)、孙武墓
有关孙武墓址,汉唐以来地方志书不乏记载。《越绝书》谓:“巫门外大冢,吴王客、齐孙武冢也,去县十里。”唐《吴地记》说:“巫门西北二里,有吴偏将军孙武坟。”《明一统志》称:“孙武冢在苏州府城东一十里。”《大清一统志》记:“孙武冢在长洲县西北。”因年代久远,古墓逐渐荒湮,加上记载不一,传闻有误,致使后人茫然若失。
清嘉庆年间(1796--1820),阳湖孙星衍为寻访先祖遗迹,特地来苏州考访孙武墓。他根据有关史籍记载,通过考辨,得出“孙子墓在苏州府东门外十里”的结论,然而在苏州城水路30里外,名“雍仓”之地,觅见一古冢,上有古柏卧地,当地人称弯柏树坟,又名孙墩,但无碑志,且地理也不符,所以不敢断定。访墓不得,孙星衍作了“吴将孙子墓考”,又作“巫门访墓图”,并题诗云:
我家吴将高绝伦,功成不作霸国臣。
春秋三传佚名姓,大冢却在吴东门。
吴人耕种少闲地,访墓雍仓一舟系。
弯环惟见古柏存,遍览平畴失碑记。
传家私印不可磨,阖闾冢侧祠巍峨。
武成庙废口不举,东南淫祀何其多。
乌喙之邻施间谍,内嬖忽然消霸业。
西施可惜入官迟,不付将军教兵法。
1994年7月,苏州市孙子研究会成立后,一直相当关注孙武冢究竟在何处的问题。9月。召开了讨论孙武在苏州胜迹遗址的座谈会,有关专家、学者和地方政府代表出席,会后又组织力量进行了专访活动,并将孙武冢的考访列为重点。在有关史籍、志乘的记载中,以《越绝书》成书最早,对吴、越两地的山川地理记载颇详,可谓我国现存最早的方志,其所记孙武冢的地望,似最可信。“巫门”即为苏州北门之一的“平门”,唐《吴地记》载:平门北面。有水陆通毗陵,伍子胥平齐,大军从此门出,故号平门。东北3里有殷贤臣申公巫咸坟,亦称巫门。《明一统志》谓在城东10里,这一方位大致在吴县东部地区,而自唐至清,曾析吴县东部在区置长洲县,即《大清一统志》所说的“长洲县”。这样估计孙武冢在苏州城的东北方向,所以分工由这一方位的吴县市陆慕镇负责重点考访。
寻访考查人员来到镇东南3里的孙墩浜村,至今浜河犹在,村间散落着几个墓墩,占地都在l亩以上,其中3处为私家墓地,唯独紧靠孙墩浜水面南侧的一个墓墩无主墓,人称“河南坟”。据世居该村年届八旬的老人回忆,土改前, “河南坟”占地约3亩,是现在的3倍。由于是无主坟,清末以来任人随意落葬,解放后因取泥烧砖和开田种稻,坟地不断缩小。六十年代在坟上建造仓库时,曾挖到泥碗诸器皿,出土后用手一掰就散掉了,没有砖头坚硬,可惜当时没有保存。调查人员分析,出土如此疏松的陶土器皿,则说明河南坟确是一座年代久远的古冢。另外,《越绝书》中的“县”,应作“县衙”解,有关方志记载,秦汉时吴县至县衙距平门约有2—3里地,加上平门至墓址的7里,汉时的1里约合今天的0.91里,这样其道里与《越绝书》所载基本吻合。
在如此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苏州孙子研究会与有关专家、学者及陆慕镇人民政府、吴县市文管会等单位商议确定在孙墩浜河南坟旧址重修孙武冢,并制定出方案。经二个多月的各方努力,1995年11月,孙武冢初步修复。古墓进行了仔细的培埴封土,冢前矗立起一块高175公分,宽70公分的墓碑,碑文“吴王客齐孙武冢”七个大字,由书法家吴进贤先生手书。碑后“重修孙武冢记”,由陆慕镇人民政府记文勒石。
4)、孙武演兵场遗址
自司马迁《史记》传世之后,孙武练兵斩姬的故事就在民间广为流传。那么孙武演兵的场所究竟在何处?有的说在今虎丘山脚下。有的说在今石湖一带,有的说在吴王阖闾官苑之中……,由于年代久远,已无法考实而众说纷纭。
而据一些志书记载,孙武演兵的场所应在今濒临太湖的吴县市胥口境内,至今这一带一直沿用着与孙武演兵有关的地名和山名,如:教场山、蒋(将)墩、舟山……;此外,还有二妃庙、二妃墓等遗址;且从南面与西面都濒临太湖的胥口地理位置看,也是较适宜于吴军水师的演兵场所。
教场山为一低矮小山,东西千余米,南北四、五百米,山高仅数十米,山势平缓,山巅平坦,广数百亩,人称“小教场”。山之北,与穹窿山、舟山等山体连成一片;山之南,离景色秀美的太湖不足千米;山之西,自渔洋山麓至西庄咀一带则为大片的开阔地,人称“校场里”,即大教场。大小教场、山坡平地,连成一片,又濒临烟波浩渺的湖面,确是水军理想的演兵场所。舟山,相传吴国在此建造战船而得名,由于水道纵横,交通大都倚靠舟楫,而吴越、吴楚交战,也均以水军为重,舟山自为军事重地。蒋墩则为教场山东北首一村庄名,蒋墩山与教场山相连且较高,又名望云山,相传是吴王阖闾率众臣观看孙武练兵之处;“蒋”与“将”同音,“墩,”有“坛”之意,所以也是传说吴王阖阊拜孙武为将之处。
二妃庙和二妃墓则分布于教场两侧。《香山小志?教场山》有谓:“首东北有尼奄,古之二妃庙,神珠冠霞帔,吴王宠妃,即孙武教战时所斩者也。”旧时,庙之正殿塑有二妃像,姿媚照人。据说,村巫时以二妃鬼神作崇于乡里来唬人,村民便在二妃庙的寝楼下塑孙武以镇之。清代学者徐芝峰在游览教场山、二妃庙后题诗云:
兜眸脂粉笑逡巡,却叹将军戏作真;
一剑骈诛君侧宠,沼吴偏见浣纱人。
二妃庙又名“爱姬祠”,一度改称“永福庵,其始建于何时?史籍阙载,当地村民也不知所云。1949年新中国成立不久,改庵为校。1957年,神像与殿俱毁,学校在原址上扩建。二妃墓位于教场西北侧,相传吴王厚葬二妃于此,然而建于何时,史籍阙载。八十年代成为胥口一砖厂取土处,现墓址无存。
5)、苏州孙武子祠与孙武子亭
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阳湖(今江苏武进市)孙星衍念念不忘先祖业绩,为吴地没有一所纽念孙武的专祠而抱憾,于是联络江、浙等地的孙氏后裔,发起在苏州建造”孙子祠堂“。其集资购得”一榭园“进行改建,仲秋时节,孙星衍为祠堂写下《虎丘新建吴将孙子祠堂碑记》。祠堂座落于苏州城西虎丘山东山浜内,清顾禄《桐桥倚棹录》云:”孙武子祠,一名沪渎侯庙,在东山浜内,祀吴王客、齐孙武子及其孙膑。“并记”一榭园在东山浜北。……园中有亭翼然,负山面水,别饶幽致。“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祠堂毁于太平天国战火。随着时日的推移,当地人已不知”东山浜“这一地名所指何处,由是其祠在虎丘山的确切位置今人已无从知晓。环视虎丘山麓,周边为一条宽约八米的山河所环绕,在今二山门断梁殿与旧塔影桥的百米之间,散落着一些古建筑遗址,其中有古东山庙遗址和塔影园旧址,庙、园均位于山的东南隅,负山背水,其地望与顾禄记载的孙武子祠位置吻合,而如今祠堂已荡然无存。1984年,吴县文管会在北桥乡石桥村的一农户家中,发现了一块孙子画像碑石。此碑长103.5公分,宽35公分,碑石右侧,分别刻有孙武与孙膑的画像,其旁注有”吴将孙子像“和”齐将孙子像“两行篆字。域像均作站立状,秀眉重瞳,圆脸束发,双手作揖,神态安祥。根据碑文,方知此碑乃孙武子祠内原物。此碑现完好保存在吴县文管会内,即今苏州古城内东大街开元寺无梁殿中,嵌入墙体,外罩玻璃橱窗,供人瞻仰。
1945年,当时的吴县县政府为恢复被日寇破坏了的虎丘山名胜。计划在原孙武子祠遗址上建造一座孙子纪念亭,后因财政拮据而不果。1947年秋,国民党一批军事学界名流,以李浴日、杨言昌诸人为首,又发起成立了”孙子纪念亭筹建委员会“。委员会进行了一系列募捐、勘察等活动,然终因淮海战役的失败和所募之款不敷建亭而中止。而李浴日所托吴县贞石斋所刻《孙子十三篇全文碑》终于完成,此碑由于右任、梁寒操、沈尹默3位书法大家分别书就,贞石斋钱荣初先生亲手镌刻,历时3月,勒石尚未鸠工,李浴日已携家撤退至台湾。此碑竣工后,钱复信告之,并将碑文拓片寄去。不到两月,苏州解放,钱只得将石碑放在店中,无法移建。
1959年,钱荣初先生将此碑献出,由苏州文管会接收,置于文庙空地上,经长期风雨浸蚀和任人践踏,致使一面碑文呈模糊状。直到1993年,经有关人士的建议和多方商议,才座落到苏州碑刻博物馆明伦堂西南侧的平地上,四周为花木所簇拥,显出其应有的价值。碑为青石质地,长164公分,宽80公分,厚19.5公分;碑基座高56公分,长177公分。碑刻分正反两面,碑额书以”孙子十三篇全文碑“八个篆体字,正文为楷体。书法流畅潇洒,秀劲有力,结构严谨。为书法家吴县汪东所书,堪称书法与碑刻珍品,为纪念兵圣孙武的一现代宝物。
1955年,苏州解放后,有识之士屡屡向人民政府建议,在虎丘山建造孙子纪念亭,不久,政府接受建议而出资建亭。1966年文革动乱中,纪念亭遭到破坏,1984年又重建。纪念亭座落在虎丘山风景区内,亭高三丈,外形八角四面,底座、石栏、圆柱、均采用花岗石;脊背为黑色苏瓦,陡直,呈飞檐翘角势。亭子整体造型精美,古色古香,与景点融为一体。由张爱萍将军书额:孙武子亭。亭中央立一青石碑,正面镌刻张将军亲笔题诗草书道劲刚健:
孙子兵法,克敌制胜;娇娘习武,佳话流传。
在孙武子祠堂附近所建的孙子纪念亭,为苏州虎丘山胜地又增添了一处历史人文景观,也让后人缅怀这位古代伟大的军事家。
6)、马陵古战场遗址
孙膑指挥的马陵之战遗址究竟位于何处?过去有”元城战址“说,位于今河北大名县东南25公里处(原属魏州元城),在东马陵、西马陵等村庄西面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冲沟,长约3公里半,宽5--15米,深2~3米,由许多弯曲的小沟交叉相连而成,当地人称”马陵道“。过去曾有过一个孙膑祠堂,但地下从没出土过有关文
物。还有”莘县战址“说,在今山东莘县西南大张乡马陵、道口村附近,与山东鄄城、河南范县相邻,在黄河故道形成的较高台地上,也有一条与大名马陵相仿的冲沟,然同样没有战国时代相关文物出土。由于史学界的影响,政府于1990年在这里立了”马陵战场遗址“的标志,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根据史学界最近的考证与论辩,上述二说均遭否定。而马陵古战场的真实地址应在山东郯城县东的马陵山,此山为沂蒙山余脉,西北走向,海拔在80—180米之间,地形平险相同,沟壑纵横。有马陵古道,北起九道弯,南至嶂苍,全长50多公里。从九道弯向南4公里左右,便是有名的清泉寺山区,这一带山峦连绵,群峰屹立。其中有一条独龙涧,地形十分复杂而险峻,它由几条沟汇合而成。走进去曲曲弯弯,状如葫芦,两旁都为悬崖峭壁,尽头谷深林密,壁崖矗立如屏,实为进退维谷的绝地。上述二说地属大平原,地势总体较为平缓,不具备打大规模伏击战的条件。而马陵山的地形,才具备用伏击战一举歼灭十万敌兵的地理条件,而独龙涧正是孙膑杀庞涓并歼其精锐部队的理想场所。
另外,马陵山在1958年修黑龙潭水库时,曾出土400余枚铜箭头。而附近孙塘村又有40余人拾到200余枚铜箭头。1972年修跑马岭水库时,挖出数百个锅灶坑和许多三棱箭头。据不完全统计,从1958年到1976年间,清泉寺林场曾有300余人拾到过数千枚铜箭头。1988年,清泉寺矿泉水厂扩建时,又挖出几个锅灶坑和一些铜箭头。附近几个村庄,还出土了若干青铜兵器,有剑、戈之类。据鉴定,这些箭头与兵器确为战国时兵器。特别是独龙涧,更是出土箭头的最集中处,充分说明这里是齐魏决战的主战场,也是孙膑射杀庞涓的所在地,这与古史中”万弩齐发“的记载完全相符。
更有意思的是,马陵山一带有很多地名、村名都与齐魏马陵之战有关。如庞涓被杀的独龙涧,又名庞涓沟;庞涓中箭处最近的社子村,原名射子村,郯城地名志中载,传说孙膑在此布置伏弩以射庞涓而得名;马场为战争中齐军喂放马匹的场所;古寨因齐军曾在此安营扎寨;卸甲营村,地名志载,魏军为了突围,在此轻装,卸下甲胄而得名。还有马陵道、跑马岭、点将台、分尸岭、射箭崖、庞涓上马石、恨谷崖等地名。这些地名自古已然,非人为伪造,有人以为甚至可以从中探讨出此次战役的全过程,都很说明问题。
1972年银雀山《孙膑兵法》的出土,解决了学术界聚讼千余年的一大疑案。而90年代初,齐魏马陵之战遗址的重新认定,也同样解决了军事史上一大难题。
7)、孙膑洞、庙和衣冠冢
孙膑洞有二:一在河南淇县西南15公里青岩山中,相传为孙膑拜师王翊学艺之地。原为天然洞穴,径深3米余,岩石奇丽。明代依山开凿重建,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洞内有孙膑石刻像,像前有石供桌。附近有水廉洞、毛遂洞、庞涓洞等名胜。
二在山东莒县南石汪村北1.5公里甲子山主峰,玉泉顶东侧半山上。相传孙膑晚年曾隐居在此。念。洞深4米,高3米,宽10米许。当地民众于洞内建祠塑像以为纪洞内塑有孙膑师徒三人及坐骑泥塑像:孙膑居中,弟子李睦、袁达侍前,1米高的独角神牛居旁。洞前有泉,泉水暗流至涧汇成小溪,溪流数公里外,陡然成瀑,瀑布处汇成一泓石潭,潭水幽绿,传为孙膑耕作休恬饮牛处。
孙膑庙和孙膑衣冠冢,在山东陵县辛庄村南。传孙膑与庞涓曾战于此,后人建庙以纪念。始建年代不详,明万历为重修,占地2万多平方米。庙中原供有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所刻青石牛一尊,相传孙膑生前爱牛,故后人刻石牛以示纪念,人呼”孙膑牛“,高1.15米,长1.6米,昂首而立,鞍鞯俱备,刻工精细,形象逼真,现存河北吴桥县文化馆。衣冠冢相传建于战国,明代曾重修,墓封土直径7米余,高2米,墓区林木茂密,环境幽静。
- 上一个:明朝最后的军事大将孙传庭:为何说传庭亡则明亡?
- 下一个:清朝直隶总督—孙嘉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