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氏源流
姓氏郡望,起源于东汉之末,盛行于魏晋时期,迄于隋唐逐渐消隐。唐以前形成并著称的孙氏郡望主要有:山东乐安与东莞,浙江富春,山西太原中都与河东,河北清河,陕西华原,河南洛阳、汲郡与陈留等。唐宋以后,随着北方部分孙氏族人的南移和浙江富春孙氏的繁衍扩展,江南孙氏的大族增多,以江、皖、浙一带为最,其地望也略有传闻,名人更是辈出不穷。
两汉时期山东地区的孙氏族人以相当繁盛,随着时间的流逝进一步繁衍扩展,在古代山东半岛这块土地上,几乎到处可觅孙氏的踪影,其郡望自然也不止一处。其中以“乐安”与“东莞”最为著称,尤其是前者,其“乐安堂”之郡望堂号被孙氏族人所广泛使用,几乎成了大多数孙氏族人家谱所认可的“根”。
一、乐安郡望的出现与位置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说春秋时期孙武的祖父孙叔“伐莒有功”,“食采于安乐”,开始了乐安孙氏的创业史,并记有此后一直到唐代乐安完整世系。“乐安”作为孙氏郡望的零星记载约从魏晋时期就已开始了,如《三国志?魏书》中有《乐安孙叔然》,《晋书》及南北朝诸史中已有“乐安”孙氏的出现。北魏《孙辽浮图铭记》记载:“君姓孙名辽,定州人也,绵绪太原分口,乐安爵士,有因遂居钜鹿。”唐《元和姓篡》卷4也记载“乐安,孙武之后”,并记有自汉至唐代的一些乐安孙氏家族名人。《旧唐书孙伏伽传》记载,唐太宗即位,赐大理少卿、河北清河孙伏伽“乐安县男”的爵位。自此,孙氏得封“乐安子”、“乐安孝男”“乐安郡侯”“乐安县公”者屡见不鲜,到五代、宋时,孙氏还有人得“乐安郡望”、“乐安郡公”诸封号。可以说,乐安作为孙氏最重要的郡望,尤其悠久而深远的历史渊源,从唐代开始常赐以相关封号。
“乐安”作为古地名,位于今山东古代齐国地区的北部,经历地名的纷繁沿革,伴随着孙氏族人的繁衍扩散,到隋唐时,实际上可能是包括今山东北部的一片较大的地区。今山东的惠民县、广饶县都在这一片地区之内。
《通典州郡史》“乐安郡棣州”条下记:“棣州,春秋战国属齐。秦为齐郡之地。汉属平原,渤海、千乘三郡地。后汉为平原郡乐安国地。晋为乐安、乐陵二国地。”唐代在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又将棣州(今山东北部惠民县为中心的方圆百里之地)改名为乐安郡,虽然在16年之后的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又改郡还州,但乐安郡的名称还是被长期沿用下来,一直到北宋后期,仍有人将棣州俗称“乐安”。
然而,“乐安”在唐代以前的具体地理位置方位还是有差异,古籍记载也颇为纷繁。如西汉至三国时设置的乐安县在今山东博兴县北;新莽时期曾改济南郡(治所在今章丘县西北)为乐安郡,还改厌次县(今惠民县东)为乐安亭;东汉后期也设置过乐安郡,治所一度徙于厌次县,后移到今邹平县东北;东汉魏晋时期,今山东的高青、博兴、广饶、寿光等县一带曾长期是乐安国或乐安郡的所辖之地;南北朝时期,刘宋也在今广饶县设置过乐安郡等等。
唐代人并非都已棣州为“乐安”。唐玄宗时官居中书舍人的孙逖撰写的《宋州司马先府君墓志铭》中谈到其父孙嘉之,“魏郡武水人也,故属乐安。”《元和姓篡》亦谓,“晋有孙顗避地于魏,故属乐安,因家焉。”《唐代墓志汇编》中,孙逖之子孙成的墓志写得更清楚,仅孙顗“避地于魏之武水,武水故属乐安。”武水县乃隋代所置,位于今山东聊城以南,在棣州(金惠民县)西南有200公里之遥。应是为避晋永嘉之乱,有一支乐安孙氏迁居于聊城西南的武水,由是武水也成为乐安孙氏的重要郡望。
唐宋时,一般还常常将青州与乐安并提,如《唐代墓志汇编》中“大唐故隋朝散大夫孙君墓志”称:墓主孙达“青州乐安人也”。再如许多安徽、江苏一带的孙氏家谱,都称其始祖孙万登为“青州乐安人”;且认为东汉时天水太守孙夐徙居青州,而使原外徙的乐安孙氏又回到山东故地。青州位于棣州东南今山东广饶、益都、寿光、潍坊、临朐一带,乃棣州东南百余公里的房源土地。可以认为,随着乐安孙氏向东南方向的扩散徙居,青州的许多地方也渐成为乐安孙氏的家园。
而从今天的实际情况分析,惠民、广饶县一带民间保留古代孙氏郡望“乐安”的有关传说与遗迹都不少。先看惠民县:县城南的袁侯村西头原来建有孙武的庙宇,相传县城南门街的孙玉凤一家是孙武的后代;城南还有不少村庄姓孙,如孙家集、孙家沟等,居民都认孙武为先祖。县城北有个村庄,原名叫“孙武家”。县城西有个村庄,名字叫“石头孙”,因传说孙武有个乳名叫“石头”而得名;城西石庙镇还有个“孙田吴”村。县城东的桑落墅镇北三里许有“孙田陈”村。今天,政府还在惠民县城内修建了“孙子故园”,园中树起孙武的塑像,陈列其有关事迹,园内建筑典雅,风景优美,成为当地的一个旅游胜地。
而广饶县离齐国都城临淄较近,春秋时期这里的经济文化发达,许多贵族聚居于此;最重要的是县城北30里之草桥有一座古城遗址,考古学家初步认定为“乐安”古城遗址,就是说齐国大夫孙叔食采于此地的可能性很大;且如今这一带孙姓人户更多,有30余个孙氏聚族而居的乡村,其户数要占所辖总户数的6%左右,而据当地的一些孙氏族谱记载,其他地区的一些孙姓都是从这里迁去的。
乐安孙氏家族世系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乐安孙氏家族的完整世系不太可靠,尤其是汉代之前的世系,可以说基本上是伪造的。唐《元和姓纂》卷4记载:“乐安,孙武之后,汉有宾、硕,魏有清河太守孙焕,晋有孙顗,避地于魏,故属乐安,因家焉。”虽有相当的的可信度,可惜过于疏简,其中汉代的孙宾、孙硕和曹魏的孙焕,都不见其它史载。二十四史诸古籍中首次提到郡望“乐安”的孙氏名人,应是《三国志?魏书?王郎传》,其载:“时乐安孙叔然受学郑玄之门,人称东周大儒。徴为秘书监,不就。”孙叔然就是孙炎,因避晋武帝诲而称其字。此时“乐安”孙氏族人中出了如此一个“东周大儒”,而引起世人的关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也有此位经学家“孙炎”,那么其中“孙炎”前后的乐安世系其可信度如何呢?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孙)旃字之子,太原太守。二子:炎、历。炎字叔然,魏秘书监。生倰,字仲觚,太官令。生道恭,字雅逊,晋长秋卿。二子:顗、芳。顗字士若。芳,中书令。子烈,避赵王伦之难,徙居昌黎。生岳,前燕侍中,子孙称昌黎孙氏,历幽州刺史、右将军。生旂,字伯旗,平南将军,坐于孙秀合谋,夷三族。避地河朔,居武邑武遂。生珲,字光休,后赵射声校尉。生纬,字元文,幽州都督。生周,字季洽,后燕高阳王文学。生敬仁,字士和,北燕嗣隶功曹。二子,苑、蔚。蔚字伯华,一字叔炳,后魏秘书监、枣强戴男。二子,伯礼、方嗣。”这一段孙氏世系,根据现今能看到的有关古籍进行考证一下的话,其中的问题还是不少。
《晋书?孙旂传》所载事变与结果,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孙旂“字伯旗,平南将军,坐于孙秀合谋,夷三族。”相合。但孙旂的家族世系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却有大误。《晋书?孙旂传》记载:“孙旂字伯旗,乐安人也。父历,魏晋际为幽州刺史、右将军。”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记载,孙历为孙炎的弟弟,孙历与孙旂相差六代。《三国志?魏书?王郎传》记载:王肃在魏明帝时(公元227——239年)以常侍领秘书监,估计在此时徵孙炎为秘书监,而孙炎不就,孙炎自然比王肃年纪要小一些,但也应在30岁上下。而赵王司马伦篡位在永康二年(公元301年),此时孙旂的儿子及弟弟的三个儿子都已封为将军,孙旂至少在50岁以上,而其父孙历在魏晋之际为官完全合乎情理。所以孙历为孙炎的弟弟,孙炎应是孙旂的大伯。
另外,“赵王伦之乱” 发生时,孙旂已50岁以上,其爷爷应在百岁以上,可能已不在人间。况且,赵王轮篡位,孙氏诸子俱得拜将封侯,正春风得意之时,无须避什么难。而所谓孙氏避难只是当发生在赵王伦兵败被杀,孙旂及诸子已被诛,且要被夷三族之后。所以,孙旂与其父、祖,及其诸子并没有像《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记载的“徙居昌黎”(今辽宁义县),《晋书孙旂传》记载:孙旂“乐安人也”。《魏书孙绍传》记载:“孙绍,字世庆,昌黎人。世仕慕容氏。祖志入国,卒于济阳太守。父协,字文和,上党太守。”孙绍在北魏官至左卫将军、右光禄大夫。孙绍有堂弟孙瑜,为济州长史;堂弟孙彝,为武邑太守;其长子伯元袭官爵,次子叔利为右将军、太中大夫;而侄子中有官位者亦不少。这一支昌黎孙氏应是北迁乐安孙氏之后。
乐安孙氏另一支迁徙河北武邑,《魏书?孙惠蔚传》记载:“孙惠蔚,字叔炳,武邑武遂人也,小字陀罗。自言六世祖道恭为晋长秋卿,自道恭至惠蔚世以儒学相传。”此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记载的相吻合,孙道恭为孙蔚的六世祖,孙惠蔚原名蔚,后宣武帝加赐“惠”字。只是《魏书?孙惠蔚传》记载,其子伯礼袭封,而伯礼“子产同,袭。少有才学,早亡,时人惜之。”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伯礼有三子:元琥、孝敏、广烈,就是没有“产同”的踪影。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的孙氏乐安世系在伯礼、方嗣之后为详尽图表,大半为北朝后期和隋唐时家族,应有一定的可信度。现简述如下:
第一世:伯礼位后魏坝州刺史,有三子:元琥(北齐文宣帝相国骑曹)、孝敏(隋晋阳令)、广烈(汧阳丞)。方嗣为后魏建威将军,子仲瑜,为隋吏部侍郎。
第二世:元琥子令晖,为北齐治中、大将军司马。孝敏子仲将,为寿张丞。广烈有二子:嘉猷、希业(永阳令)。仲瑜也是二子:敬文(石邑令)、孝哲(会稽令)。
第三世:令晖有二子:万安(隋徐、兖、婺三州刺史)、万寿(大理司直)。仲将子希庄,任汉王典签。希业有三子:微之、翘、启。敬文子弘立,为睦骤司功参军。孝哲子弘文,为飞狐令。(而《隋书孙万寿传》记载,万寿父为孙灵晖,其祖父却为孙宝,官任魏散常侍)
第四世:万安有四子:彦昉(滑州刺史)、基贞(九严道门令)、藻(儒林丞)、彦皎(和州刺史)。希庄子嘉之,为宋州司马。弘文子璧,任上柱国。
第五世:严昉子矩,为滑州刺史。基贞有三子:和、儆、休。藻子昱,为乌江令。嘉之有四子,逖(刑部侍郎、右庶子)、遹(左羽林兵曹参军)、遘(毫州长史)、造(詹事司直)。璧子章,为霍山尉。
第六世:矩有二子:行成(左翊卫)、承家。昱有二子:僎、舍利。逖有四子:宿(华州刺史)、绛(右补阙)、成(桂州刺史、中丞、乐安孝男)、视(太常寺太祝、协律郎)。阙子会,为常州刺史、晋安县男。遘有四子:公彦(睦州长史)、客卿(胎令)、公辅(陆泽丞)、起(白马令)。造有二子:贾(右率府骑曹参军)、婴(蓝田尉)。章有四子:子盛(洹水令)、子荣、子诏(中郎将)、子铄(鹿邑令)。
第七世:行成有三子:迤(乐陵主簿)、迴、逸。宿有二子:公器(邕府经略兼御史中丞)、献可(大理司直)。成有四子:惟肖(监察御史)、保衡(鄂州节度判官、检校司封郎中)、微仲(沔州刺史)、审象(汝州司马)。视子替否,为鼓城令。会有四子:公绍、公口(睦州刺史)、公胄(海盐尉)、士桀(长州令)。公彦有二子:瓄、琚(於潜尉)。公辅有三子:复礼(贝州刺史)、由礼、元宗。起有三子:非熊(黄梅尉)、景商(天平节度使、检校吏部尚书)、清(太原少尹)。贾子僇。婴子圆。子诏有二子:谏(右武卫兵曹参军)、晅。子铄子扆。
第八世:公器有六子:华清(太原尉)、正(河中少尹)、简(东都留守、太子太保)、范(监察御史)、褧、晏 。惟肖有二子:匡辟(白水主簿)、匡方。微仲子庶立,为荧泽尉。审象有六子:履度(南陵委)、方绍(登州刺史)、簧、尚复(德清令)、贽、侀(江都尉)。公绍有三子:峤、琏、镣(宜城尉)。公口有五子:顼(右庶子、京兆少尹)、轂(河南尹)、玙、碧(丁州刺史)、瑝(凤翔少尹)。公胄子冕,为袁州录事参军。士桀有四子:嗣宗(於潜尉)、嗣初(昆山令)、奭(度支职方郎中)、尧(虁州刺史)。复礼子大名。元宗子守崇,为凤翔少尹。景商有七子:备(直弘文馆、篮田尉)、储(京兆尹、乐安郡侯)、伾(兴元少尹)、俭(昭义判官、检校工部员外郎)、偓(相昭宗)、伉(《春秋》博士)、佾(集贤院制学士、司勋郎中)。圆有二子:道师、道德。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与《唐代墓志汇编》记载的有关乐安世系对照来看,还是有一些误差。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孙审象有六子,而孙审象墓志记载“有四子:长曰尚复,次曰胜,次曰璩,幼曰黑儿。”孙绍方墓志记载,方绍乃审象之兄微仲之次子,而非审象之次子。同样孙侀墓志记载,孙侀并非审象之子,而实为景商弟弟孙向之子。还有些墓志的墓主,应属上述乐安世系中之人,如孙莒墓志称,墓主为公器第七子。
有关这段世系,《元和姓纂》卷四只载:“五代孙惠蔚,魏光禄大夫。五代孙希庄,唐汉王典签,始居上党涉县,生嘉之,襄邑令,宋州司马致仕;生逖、遹、遘、造。逖,中书舍人、刑部侍郎,生宿、绛、成、视。宿,中书舍人、华州刺史,生公器,邕州经略使;绛,检校郎中;成,桂府观察兼中丞;视生替否。遹生会,常州刺史;遘,右补阙河内司马,生公辅,城大理评事。”《旧唐书?孙逖传》记载,孙逖为孙希庄之孙,其籍贯已变为“潞州涉县人”,便是佐证。
从《唐代墓志汇编》中看,乐安孙氏族人的其他支脉还有不少。如《大唐故隋朝散大夫孙君墓志》记载,墓主孙达为“青州乐安人”。《唐故著作佐郎孙君墓志铭》记载,墓主孙德亦“乐安人”,其祖父孙举在北齐任太原郡守,父亲孙章为隋州某县令,有子孙处冲。《唐故魏州昌乐县令孙君墓志铭》记载,墓主孙义晋也为“乐安人”,其曾祖孙信在北魏拜露门博士,祖父孙进在北周任晋州长史、魏州刺史,父亲孙乾在隋朝为郾城、陈仓二县令,儿子孙承景也“从宦河东”,俨然一大家族。另外,《魏书》有“乐安人”孙益德,以为母复仇而得官府特免。《北齐书》有“乐安人”孙搴,以文才著称,官居左光禄大夫。
总之,从上述记载中可见,孙氏乐安宗族的确相当繁盛,乐安孙氏也在向外不断迁徒延伸,一支徒居昌黎(今辽宁义县),一支徙居武邑武遂(今河北武邑县),其又一支徙居上党涉县 (今河北涉县西北已入山西省界)。而《唐代墓志汇编》中,孙起墓志说在中唐时期有一支族人迁江南。孙一墓志称墓主为“河南巩人也”,可见已徙居河南巩县。《大唐故上柱国孙府君夫人李氏墓志》载,“其先乐安人也,因官徙族,遂居洛川焉”。迁居河南洛阳。《大唐中书省主事乐安孙府君墓志铭》载,墓主孙进,“乐安京兆人也”,因其长期在京城长安(今西安)为官,以至籍贯已为“京兆人”。
宋初的《太平寰宇记》卷18《青州?姓氏》下云:“乐安郡九姓:孙、任、高、薛、闫、仲、蒋、房、亢。”孙姓仍为第一大姓。上述至今山东惠民、广饶诸地的孙姓村落和孙氏人户仍然很多,今天全国各地乃至港台、海外、自称是乐安孙氏后裔的有关族谱,可谓不计其数,已难辨真伪。
两汉时期山东地区的孙氏族人以相当繁盛,随着时间的流逝进一步繁衍扩展,在古代山东半岛这块土地上,几乎到处可觅孙氏的踪影,其郡望自然也不止一处。其中以“乐安”与“东莞”最为著称,尤其是前者,其“乐安堂”之郡望堂号被孙氏族人所广泛使用,几乎成了大多数孙氏族人家谱所认可的“根”。
一、乐安郡望的出现与位置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说春秋时期孙武的祖父孙叔“伐莒有功”,“食采于安乐”,开始了乐安孙氏的创业史,并记有此后一直到唐代乐安完整世系。“乐安”作为孙氏郡望的零星记载约从魏晋时期就已开始了,如《三国志?魏书》中有《乐安孙叔然》,《晋书》及南北朝诸史中已有“乐安”孙氏的出现。北魏《孙辽浮图铭记》记载:“君姓孙名辽,定州人也,绵绪太原分口,乐安爵士,有因遂居钜鹿。”唐《元和姓篡》卷4也记载“乐安,孙武之后”,并记有自汉至唐代的一些乐安孙氏家族名人。《旧唐书孙伏伽传》记载,唐太宗即位,赐大理少卿、河北清河孙伏伽“乐安县男”的爵位。自此,孙氏得封“乐安子”、“乐安孝男”“乐安郡侯”“乐安县公”者屡见不鲜,到五代、宋时,孙氏还有人得“乐安郡望”、“乐安郡公”诸封号。可以说,乐安作为孙氏最重要的郡望,尤其悠久而深远的历史渊源,从唐代开始常赐以相关封号。
“乐安”作为古地名,位于今山东古代齐国地区的北部,经历地名的纷繁沿革,伴随着孙氏族人的繁衍扩散,到隋唐时,实际上可能是包括今山东北部的一片较大的地区。今山东的惠民县、广饶县都在这一片地区之内。
《通典州郡史》“乐安郡棣州”条下记:“棣州,春秋战国属齐。秦为齐郡之地。汉属平原,渤海、千乘三郡地。后汉为平原郡乐安国地。晋为乐安、乐陵二国地。”唐代在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又将棣州(今山东北部惠民县为中心的方圆百里之地)改名为乐安郡,虽然在16年之后的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又改郡还州,但乐安郡的名称还是被长期沿用下来,一直到北宋后期,仍有人将棣州俗称“乐安”。
然而,“乐安”在唐代以前的具体地理位置方位还是有差异,古籍记载也颇为纷繁。如西汉至三国时设置的乐安县在今山东博兴县北;新莽时期曾改济南郡(治所在今章丘县西北)为乐安郡,还改厌次县(今惠民县东)为乐安亭;东汉后期也设置过乐安郡,治所一度徙于厌次县,后移到今邹平县东北;东汉魏晋时期,今山东的高青、博兴、广饶、寿光等县一带曾长期是乐安国或乐安郡的所辖之地;南北朝时期,刘宋也在今广饶县设置过乐安郡等等。
唐代人并非都已棣州为“乐安”。唐玄宗时官居中书舍人的孙逖撰写的《宋州司马先府君墓志铭》中谈到其父孙嘉之,“魏郡武水人也,故属乐安。”《元和姓篡》亦谓,“晋有孙顗避地于魏,故属乐安,因家焉。”《唐代墓志汇编》中,孙逖之子孙成的墓志写得更清楚,仅孙顗“避地于魏之武水,武水故属乐安。”武水县乃隋代所置,位于今山东聊城以南,在棣州(金惠民县)西南有200公里之遥。应是为避晋永嘉之乱,有一支乐安孙氏迁居于聊城西南的武水,由是武水也成为乐安孙氏的重要郡望。
唐宋时,一般还常常将青州与乐安并提,如《唐代墓志汇编》中“大唐故隋朝散大夫孙君墓志”称:墓主孙达“青州乐安人也”。再如许多安徽、江苏一带的孙氏家谱,都称其始祖孙万登为“青州乐安人”;且认为东汉时天水太守孙夐徙居青州,而使原外徙的乐安孙氏又回到山东故地。青州位于棣州东南今山东广饶、益都、寿光、潍坊、临朐一带,乃棣州东南百余公里的房源土地。可以认为,随着乐安孙氏向东南方向的扩散徙居,青州的许多地方也渐成为乐安孙氏的家园。
而从今天的实际情况分析,惠民、广饶县一带民间保留古代孙氏郡望“乐安”的有关传说与遗迹都不少。先看惠民县:县城南的袁侯村西头原来建有孙武的庙宇,相传县城南门街的孙玉凤一家是孙武的后代;城南还有不少村庄姓孙,如孙家集、孙家沟等,居民都认孙武为先祖。县城北有个村庄,原名叫“孙武家”。县城西有个村庄,名字叫“石头孙”,因传说孙武有个乳名叫“石头”而得名;城西石庙镇还有个“孙田吴”村。县城东的桑落墅镇北三里许有“孙田陈”村。今天,政府还在惠民县城内修建了“孙子故园”,园中树起孙武的塑像,陈列其有关事迹,园内建筑典雅,风景优美,成为当地的一个旅游胜地。
而广饶县离齐国都城临淄较近,春秋时期这里的经济文化发达,许多贵族聚居于此;最重要的是县城北30里之草桥有一座古城遗址,考古学家初步认定为“乐安”古城遗址,就是说齐国大夫孙叔食采于此地的可能性很大;且如今这一带孙姓人户更多,有30余个孙氏聚族而居的乡村,其户数要占所辖总户数的6%左右,而据当地的一些孙氏族谱记载,其他地区的一些孙姓都是从这里迁去的。
乐安孙氏家族世系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乐安孙氏家族的完整世系不太可靠,尤其是汉代之前的世系,可以说基本上是伪造的。唐《元和姓纂》卷4记载:“乐安,孙武之后,汉有宾、硕,魏有清河太守孙焕,晋有孙顗,避地于魏,故属乐安,因家焉。”虽有相当的的可信度,可惜过于疏简,其中汉代的孙宾、孙硕和曹魏的孙焕,都不见其它史载。二十四史诸古籍中首次提到郡望“乐安”的孙氏名人,应是《三国志?魏书?王郎传》,其载:“时乐安孙叔然受学郑玄之门,人称东周大儒。徴为秘书监,不就。”孙叔然就是孙炎,因避晋武帝诲而称其字。此时“乐安”孙氏族人中出了如此一个“东周大儒”,而引起世人的关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也有此位经学家“孙炎”,那么其中“孙炎”前后的乐安世系其可信度如何呢?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孙)旃字之子,太原太守。二子:炎、历。炎字叔然,魏秘书监。生倰,字仲觚,太官令。生道恭,字雅逊,晋长秋卿。二子:顗、芳。顗字士若。芳,中书令。子烈,避赵王伦之难,徙居昌黎。生岳,前燕侍中,子孙称昌黎孙氏,历幽州刺史、右将军。生旂,字伯旗,平南将军,坐于孙秀合谋,夷三族。避地河朔,居武邑武遂。生珲,字光休,后赵射声校尉。生纬,字元文,幽州都督。生周,字季洽,后燕高阳王文学。生敬仁,字士和,北燕嗣隶功曹。二子,苑、蔚。蔚字伯华,一字叔炳,后魏秘书监、枣强戴男。二子,伯礼、方嗣。”这一段孙氏世系,根据现今能看到的有关古籍进行考证一下的话,其中的问题还是不少。
《晋书?孙旂传》所载事变与结果,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孙旂“字伯旗,平南将军,坐于孙秀合谋,夷三族。”相合。但孙旂的家族世系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却有大误。《晋书?孙旂传》记载:“孙旂字伯旗,乐安人也。父历,魏晋际为幽州刺史、右将军。”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记载,孙历为孙炎的弟弟,孙历与孙旂相差六代。《三国志?魏书?王郎传》记载:王肃在魏明帝时(公元227——239年)以常侍领秘书监,估计在此时徵孙炎为秘书监,而孙炎不就,孙炎自然比王肃年纪要小一些,但也应在30岁上下。而赵王司马伦篡位在永康二年(公元301年),此时孙旂的儿子及弟弟的三个儿子都已封为将军,孙旂至少在50岁以上,而其父孙历在魏晋之际为官完全合乎情理。所以孙历为孙炎的弟弟,孙炎应是孙旂的大伯。
另外,“赵王伦之乱” 发生时,孙旂已50岁以上,其爷爷应在百岁以上,可能已不在人间。况且,赵王轮篡位,孙氏诸子俱得拜将封侯,正春风得意之时,无须避什么难。而所谓孙氏避难只是当发生在赵王伦兵败被杀,孙旂及诸子已被诛,且要被夷三族之后。所以,孙旂与其父、祖,及其诸子并没有像《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记载的“徙居昌黎”(今辽宁义县),《晋书孙旂传》记载:孙旂“乐安人也”。《魏书孙绍传》记载:“孙绍,字世庆,昌黎人。世仕慕容氏。祖志入国,卒于济阳太守。父协,字文和,上党太守。”孙绍在北魏官至左卫将军、右光禄大夫。孙绍有堂弟孙瑜,为济州长史;堂弟孙彝,为武邑太守;其长子伯元袭官爵,次子叔利为右将军、太中大夫;而侄子中有官位者亦不少。这一支昌黎孙氏应是北迁乐安孙氏之后。
乐安孙氏另一支迁徙河北武邑,《魏书?孙惠蔚传》记载:“孙惠蔚,字叔炳,武邑武遂人也,小字陀罗。自言六世祖道恭为晋长秋卿,自道恭至惠蔚世以儒学相传。”此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记载的相吻合,孙道恭为孙蔚的六世祖,孙惠蔚原名蔚,后宣武帝加赐“惠”字。只是《魏书?孙惠蔚传》记载,其子伯礼袭封,而伯礼“子产同,袭。少有才学,早亡,时人惜之。”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伯礼有三子:元琥、孝敏、广烈,就是没有“产同”的踪影。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的孙氏乐安世系在伯礼、方嗣之后为详尽图表,大半为北朝后期和隋唐时家族,应有一定的可信度。现简述如下:
第一世:伯礼位后魏坝州刺史,有三子:元琥(北齐文宣帝相国骑曹)、孝敏(隋晋阳令)、广烈(汧阳丞)。方嗣为后魏建威将军,子仲瑜,为隋吏部侍郎。
第二世:元琥子令晖,为北齐治中、大将军司马。孝敏子仲将,为寿张丞。广烈有二子:嘉猷、希业(永阳令)。仲瑜也是二子:敬文(石邑令)、孝哲(会稽令)。
第三世:令晖有二子:万安(隋徐、兖、婺三州刺史)、万寿(大理司直)。仲将子希庄,任汉王典签。希业有三子:微之、翘、启。敬文子弘立,为睦骤司功参军。孝哲子弘文,为飞狐令。(而《隋书孙万寿传》记载,万寿父为孙灵晖,其祖父却为孙宝,官任魏散常侍)
第四世:万安有四子:彦昉(滑州刺史)、基贞(九严道门令)、藻(儒林丞)、彦皎(和州刺史)。希庄子嘉之,为宋州司马。弘文子璧,任上柱国。
第五世:严昉子矩,为滑州刺史。基贞有三子:和、儆、休。藻子昱,为乌江令。嘉之有四子,逖(刑部侍郎、右庶子)、遹(左羽林兵曹参军)、遘(毫州长史)、造(詹事司直)。璧子章,为霍山尉。
第六世:矩有二子:行成(左翊卫)、承家。昱有二子:僎、舍利。逖有四子:宿(华州刺史)、绛(右补阙)、成(桂州刺史、中丞、乐安孝男)、视(太常寺太祝、协律郎)。阙子会,为常州刺史、晋安县男。遘有四子:公彦(睦州长史)、客卿(胎令)、公辅(陆泽丞)、起(白马令)。造有二子:贾(右率府骑曹参军)、婴(蓝田尉)。章有四子:子盛(洹水令)、子荣、子诏(中郎将)、子铄(鹿邑令)。
第七世:行成有三子:迤(乐陵主簿)、迴、逸。宿有二子:公器(邕府经略兼御史中丞)、献可(大理司直)。成有四子:惟肖(监察御史)、保衡(鄂州节度判官、检校司封郎中)、微仲(沔州刺史)、审象(汝州司马)。视子替否,为鼓城令。会有四子:公绍、公口(睦州刺史)、公胄(海盐尉)、士桀(长州令)。公彦有二子:瓄、琚(於潜尉)。公辅有三子:复礼(贝州刺史)、由礼、元宗。起有三子:非熊(黄梅尉)、景商(天平节度使、检校吏部尚书)、清(太原少尹)。贾子僇。婴子圆。子诏有二子:谏(右武卫兵曹参军)、晅。子铄子扆。
第八世:公器有六子:华清(太原尉)、正(河中少尹)、简(东都留守、太子太保)、范(监察御史)、褧、晏 。惟肖有二子:匡辟(白水主簿)、匡方。微仲子庶立,为荧泽尉。审象有六子:履度(南陵委)、方绍(登州刺史)、簧、尚复(德清令)、贽、侀(江都尉)。公绍有三子:峤、琏、镣(宜城尉)。公口有五子:顼(右庶子、京兆少尹)、轂(河南尹)、玙、碧(丁州刺史)、瑝(凤翔少尹)。公胄子冕,为袁州录事参军。士桀有四子:嗣宗(於潜尉)、嗣初(昆山令)、奭(度支职方郎中)、尧(虁州刺史)。复礼子大名。元宗子守崇,为凤翔少尹。景商有七子:备(直弘文馆、篮田尉)、储(京兆尹、乐安郡侯)、伾(兴元少尹)、俭(昭义判官、检校工部员外郎)、偓(相昭宗)、伉(《春秋》博士)、佾(集贤院制学士、司勋郎中)。圆有二子:道师、道德。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与《唐代墓志汇编》记载的有关乐安世系对照来看,还是有一些误差。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孙审象有六子,而孙审象墓志记载“有四子:长曰尚复,次曰胜,次曰璩,幼曰黑儿。”孙绍方墓志记载,方绍乃审象之兄微仲之次子,而非审象之次子。同样孙侀墓志记载,孙侀并非审象之子,而实为景商弟弟孙向之子。还有些墓志的墓主,应属上述乐安世系中之人,如孙莒墓志称,墓主为公器第七子。
有关这段世系,《元和姓纂》卷四只载:“五代孙惠蔚,魏光禄大夫。五代孙希庄,唐汉王典签,始居上党涉县,生嘉之,襄邑令,宋州司马致仕;生逖、遹、遘、造。逖,中书舍人、刑部侍郎,生宿、绛、成、视。宿,中书舍人、华州刺史,生公器,邕州经略使;绛,检校郎中;成,桂府观察兼中丞;视生替否。遹生会,常州刺史;遘,右补阙河内司马,生公辅,城大理评事。”《旧唐书?孙逖传》记载,孙逖为孙希庄之孙,其籍贯已变为“潞州涉县人”,便是佐证。
从《唐代墓志汇编》中看,乐安孙氏族人的其他支脉还有不少。如《大唐故隋朝散大夫孙君墓志》记载,墓主孙达为“青州乐安人”。《唐故著作佐郎孙君墓志铭》记载,墓主孙德亦“乐安人”,其祖父孙举在北齐任太原郡守,父亲孙章为隋州某县令,有子孙处冲。《唐故魏州昌乐县令孙君墓志铭》记载,墓主孙义晋也为“乐安人”,其曾祖孙信在北魏拜露门博士,祖父孙进在北周任晋州长史、魏州刺史,父亲孙乾在隋朝为郾城、陈仓二县令,儿子孙承景也“从宦河东”,俨然一大家族。另外,《魏书》有“乐安人”孙益德,以为母复仇而得官府特免。《北齐书》有“乐安人”孙搴,以文才著称,官居左光禄大夫。
总之,从上述记载中可见,孙氏乐安宗族的确相当繁盛,乐安孙氏也在向外不断迁徒延伸,一支徒居昌黎(今辽宁义县),一支徙居武邑武遂(今河北武邑县),其又一支徙居上党涉县 (今河北涉县西北已入山西省界)。而《唐代墓志汇编》中,孙起墓志说在中唐时期有一支族人迁江南。孙一墓志称墓主为“河南巩人也”,可见已徙居河南巩县。《大唐故上柱国孙府君夫人李氏墓志》载,“其先乐安人也,因官徙族,遂居洛川焉”。迁居河南洛阳。《大唐中书省主事乐安孙府君墓志铭》载,墓主孙进,“乐安京兆人也”,因其长期在京城长安(今西安)为官,以至籍贯已为“京兆人”。
宋初的《太平寰宇记》卷18《青州?姓氏》下云:“乐安郡九姓:孙、任、高、薛、闫、仲、蒋、房、亢。”孙姓仍为第一大姓。上述至今山东惠民、广饶诸地的孙姓村落和孙氏人户仍然很多,今天全国各地乃至港台、海外、自称是乐安孙氏后裔的有关族谱,可谓不计其数,已难辨真伪。
- 下一个:中华孙氏各支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