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氏源流
孙姓是一个历史悠久、姓源较多的姓氏,仅《新唐书·宰相世系》即记有“出自姬姓”、“出自芈姓”、“出自妫姓”等。出于姬姓的是:西周初,周武王姬发封他的同母少弟姬封于卫(今河南淇县),建立卫国,为侯爵。因姬封先被封于康,史称康叔。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年幼,三监联合殷王武庚叛乱,为周武王四弟周公旦所平定。康叔因出兵平武庚之乱有功,封为怀侯。周成王以康叔为司寇,赐卫之宝祭器,欲移康叔于卫。康叔死后,周成王正式封康叔之孙考伯于卫,侯爵,古城在今河南北部淇县东北朝歌城,故史称康叔为卫康叔,乃追称之名。春秋初,卫康叔的八世孙卫武公姬和佐周伐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赐为公爵。卫武公有个儿子叫惠孙,惠孙的儿子名耳,为卫上卿,食采于戚(在今河南濮阳东北),生儿名乙,字武仲。武仲以祖父的字为姓氏,就是孙氏。出于芈姓的是:春秋初期,楚国君主盼冒有个儿子叫章,“生叔伯吕臣,孙 贾伯嬴生艾猎,即令尹叔敖”。叔敖,氏,名敖,字孙叔,一字艾猎,官令尹,史称孙叔敖。他是楚国著名的贤臣,在邲之战中辅助楚庄王指挥楚军,大胜晋兵。他教化民众,兴修水利工程,蓄水灌田,功绩卓著,深得楚人拥护。他的子孙以他的字为姓氏,形成又一支孙氏。因楚国的祖先季连为芈姓,故称此支孙氏“出自芈姓”。又因叔敖是期思(今河南淮滨东南)人,故此支孙氏亦源于河南。出自妫姓的是:公元前672年,陈厉公的儿子完(字敬仲)避难逃到齐国,改姓田,其四世孙桓子无宇之子书,字子占,任齐国大夫,因为伐莒有功,被齐景公赐姓孙氏,食采于乐安(今山东博兴)。因陈国的祖先是帝舜的后裔妫满,故此支孙氏出自妫姓。又因陈完改姓田,故此支孙氏又谓出于田氏。
又据汉《孙根碑》载,有一支血缘子姓:商朝末,朝纲混乱,纣王昏淫,纣王叔父比干,商之贤臣,因直谏而在朝歌(今河南淇县)被殷纣王杀害。比干子孙避难改姓,其中一支以本为王族子孙之故,遂姓孙氏。因比干是商朝王族,为子姓,故此支孙氏出自子姓。这支子姓孙氏也有3000多年的历史。再据颜师古说,战国时著名学者荀况的后裔在西汉宣帝时,因避宣帝刘询名讳,改为孙氏。一说“荀”、“孙”二字音近,语遂移易。
另外,来自外姓和少数民族的改姓。其他姓改孙姓的最主要的事件有:战国名士荀子的后裔在西汉时为避汉宣帝名讳,改为孙姓;西汉滕公夏侯婴之曾孙夏侯颇,随外祖父姓而改姓孙;三国时孙坚部将俞河改姓孙。少数民族使用孙姓主要有:唐朝契丹人孙姓;清朝满洲八旗姓孙佳氏全族改孙姓。这些外族与汉族长期混居后多数被同化成汉族孙姓。
据宋人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出自姬姓的孙氏,世居汲郡(治所在今河南卫辉市),如晋代隐士孙登就是汲郡孙氏之后。古时常把孙姓称为兵家大族。因出自乐安的孙氏,至孙书(即田书)之孙孙武时,因齐国发生内乱,孙武逃到吴国,为将军,为春秋时著名的兵法家。还有军事家孙膑。孙武的二儿子孙明食采于富春(今浙江富阳),发展繁衍,成为大族。孙明的十三世孙孙福,西汉末任太原太守,因遇赤眉军起义,留居太原(今属山西),后有一支徙居清河(今属河北),还有一支徙居汝州郏城(今河南郏县)。孙福的堂祖父孙骐任安邑令,孙骐的小儿子孙复,东汉时任天水太守,徙居青州(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临淄镇北),后有一支徙居昌黎(今辽宁义县),又因避难,移居武邑(今属河北)。三国时孙坚、孙策、孙权父子3人领兵用兵,在江东建立吴国。在魏晋南北朝时,北方、中原和江南的孙氏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出现一批孙氏名家大族。到了唐宋时期,孙姓已遍布于大江南北。又据《台湾省通志·人民志·氏族篇》记载,中原孙氏在唐代曾两次向福建移民,一次是唐高宗时期有河南孙氏族人随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在那里安家落户;一次是唐僖
宗时又有河南孙氏族人随同王潮、王审知入闽,留居福建。《宁都城南富春孙氏伯房十二修族谱》载,始祖孙,原籍河南陈留,唐中和四年领兵进驻虔化县,其后裔分居于都、兴国、赣县和浙江、湖南等地,功封百将东平侯,遂定居。裔孙以公侯伯子男编立五房。后裔名贤辈出,著名者有被誉为“孙氏五贤”的孙长孺、孙立节、孙勰、孙勴、孙登龙。另据广东《孙氏族谱》载,唐之前,孙氏世居河南陈留,至晚唐僖宗时,任中书舍人及两浙节度使的孙拙,有子曰孙,甚贤能,因“黄巢乱起”,以其才武被选为百将,引兵游于闽、越、江右之间,以军功封东平侯,遂定居于虔州虔化县(今江西宁都),成为南迁赣闽粤孙氏始祖。孙传5世,至孙承事,迁居福建长汀河田。明永乐中,孙承事后裔孙友松再迁至广东东江上游紫金县的忠霸公馆背。又11世传至孙鼎标,时值明清之际,孙鼎标随钟丁先起义抗清,兵败,族人多离散,其子建昌迁居增城。清康熙中,再迁至香山县涌口门村,二传至孙殿朝,又迁至翠亨村。孙殿朝是孙中山的高祖,他的儿子叫孙恒辉,孙子叫孙敬贤。孙敬贤有3个儿子:长子达成、次子学成、三子观成。达成娶杨夫人,生3子:长子德祐,次子德彰,三子德明。德明就是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据罗香林教授《孙文家世源流考》载:“晚唐僖宗时,河南陈留有孙者,因‘黄巢之乱’迁居江西宁都。越五传有承世公者复迁福建长汀之河田。至明初永乐年间,有友松公者,再迁广东省东江上流紫金县之忠坝,是为国父上代入粤始祖。又十二传有建昌公者,以累世参加反清义师,兵败流散,于康熙年间自紫金迁居增城。又过了两代,再迁至香山县(今中山市——编者注)涌口门村。这是孙氏全家迁居本县之始。至殷朝公,自涌口门村迁至翠亨村定居。从中山先生的高祖友松公入粤,传至国父已经有十八代。”中山市孙氏谱牒所载与罗香林所记基本相同,孙友松是入粤始祖。江西省政府1986年11月拨款将孙墓修茸于宁都县梅江镇南郊马家坑。
孙姓移居台湾,始于明末清初。据《台湾省通志》记载,仅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年)自广东、福建入台的孙氏就有20多位:镇平(今广东蕉岭)人孙其貌迁入新竹新埔;陆丰(今属广东)人孙明山迁入新竹新埔;海阳(今广东潮安)人孙为发迁入苗栗通霄;潮阳(今属广东)人孙理迁入高雄大社;揭阳(今属广东)人孙永帝迁入台南白河;同安(今属福建)人孙和迁入淡水,孙德成迁入永和溪州,孙开迁入永和秀朗,孙润迁入新庄,孙善抄迁入今台北市东圆街,孙富挑迁入新庄,孙贤生迁入云林新港,孙思森、思仕兄弟迁入嘉义溪口,孙海迁入台南盐水,孙游寿迁入今台南市,孙经迁入苗栗苑里;龙溪(今福建漳州市东南)人孙瑞敏迁入彭化,孙水迁入台南麻豆,孙定宗迁入今台南市;安溪(今属福建)人孙玉尊迁入新竹。道光年间(1821~1850年),又有镇平人孙永科迁入苗栗三义,安溪人孙神福迁入台中梧栖。此后,孙氏人台者不断增加。现在,孙姓在台湾100大姓中居于第50位。
当代孙姓的人口已达1848万,孙姓在当今按人口多少排次序的中华姓氏中为第十二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54%,分布很广,以山东、河南、安徽、黑龙江、河北、吉林居多,这6省孙姓约占全国汉族孙姓人口的58%。从明朝至今600多年中孙姓人口由119万激增到1848万,增长了近16倍。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万,当代的人口按12亿计,人口增长了13倍。孙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孙姓不仅是汉族大姓,而且也是古今一些少数民族的姓氏。例如:唐代契丹人有孙姓,安禄山之殿中监孙孝哲即是;明、清时云南临安府亏容甸长官司副长官为孙姓,系傣族;世居益州、抚顺等地的清满洲人有孙姓;清朝满洲八旗姓孙佳氏,后改为孙氏;世居益州的清高丽人有孙姓;佤族木依库氏,汉姓为孙,景颇木如氏、堵引氏,汉姓均为孙;满、回、彝、苗、侗、羌、朝鲜、土家、阿昌、蒙古、台湾土著等民族均有孙姓。
孙姓徙居海外,最早是到日本。据日本弘仁六年(815年)编纂的《新撰姓氏录》记载,三国时吴主孙权之子孙登的后裔辗转东徙至日本,以地名为姓氏,称为身侠氏。宋代,有商人孙忠侨居日本。此后,又有不少孙姓人到日本求发展。当代,日本有孙忠利,拥有财富约2亿美元,被列入“世界华人亿万富豪榜”。从19世纪开始,孙姓又有不少人到朝鲜,以及东南亚、欧洲、美洲一些国家开拓新的事业。南迁千多年来的孙氏子孙繁衍遍布赣闽粤及江南,播迁台湾、广西等地以及海外,成为客家一大代表性姓氏。
又据汉《孙根碑》载,有一支血缘子姓:商朝末,朝纲混乱,纣王昏淫,纣王叔父比干,商之贤臣,因直谏而在朝歌(今河南淇县)被殷纣王杀害。比干子孙避难改姓,其中一支以本为王族子孙之故,遂姓孙氏。因比干是商朝王族,为子姓,故此支孙氏出自子姓。这支子姓孙氏也有3000多年的历史。再据颜师古说,战国时著名学者荀况的后裔在西汉宣帝时,因避宣帝刘询名讳,改为孙氏。一说“荀”、“孙”二字音近,语遂移易。
另外,来自外姓和少数民族的改姓。其他姓改孙姓的最主要的事件有:战国名士荀子的后裔在西汉时为避汉宣帝名讳,改为孙姓;西汉滕公夏侯婴之曾孙夏侯颇,随外祖父姓而改姓孙;三国时孙坚部将俞河改姓孙。少数民族使用孙姓主要有:唐朝契丹人孙姓;清朝满洲八旗姓孙佳氏全族改孙姓。这些外族与汉族长期混居后多数被同化成汉族孙姓。
据宋人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出自姬姓的孙氏,世居汲郡(治所在今河南卫辉市),如晋代隐士孙登就是汲郡孙氏之后。古时常把孙姓称为兵家大族。因出自乐安的孙氏,至孙书(即田书)之孙孙武时,因齐国发生内乱,孙武逃到吴国,为将军,为春秋时著名的兵法家。还有军事家孙膑。孙武的二儿子孙明食采于富春(今浙江富阳),发展繁衍,成为大族。孙明的十三世孙孙福,西汉末任太原太守,因遇赤眉军起义,留居太原(今属山西),后有一支徙居清河(今属河北),还有一支徙居汝州郏城(今河南郏县)。孙福的堂祖父孙骐任安邑令,孙骐的小儿子孙复,东汉时任天水太守,徙居青州(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临淄镇北),后有一支徙居昌黎(今辽宁义县),又因避难,移居武邑(今属河北)。三国时孙坚、孙策、孙权父子3人领兵用兵,在江东建立吴国。在魏晋南北朝时,北方、中原和江南的孙氏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出现一批孙氏名家大族。到了唐宋时期,孙姓已遍布于大江南北。又据《台湾省通志·人民志·氏族篇》记载,中原孙氏在唐代曾两次向福建移民,一次是唐高宗时期有河南孙氏族人随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在那里安家落户;一次是唐僖
宗时又有河南孙氏族人随同王潮、王审知入闽,留居福建。《宁都城南富春孙氏伯房十二修族谱》载,始祖孙,原籍河南陈留,唐中和四年领兵进驻虔化县,其后裔分居于都、兴国、赣县和浙江、湖南等地,功封百将东平侯,遂定居。裔孙以公侯伯子男编立五房。后裔名贤辈出,著名者有被誉为“孙氏五贤”的孙长孺、孙立节、孙勰、孙勴、孙登龙。另据广东《孙氏族谱》载,唐之前,孙氏世居河南陈留,至晚唐僖宗时,任中书舍人及两浙节度使的孙拙,有子曰孙,甚贤能,因“黄巢乱起”,以其才武被选为百将,引兵游于闽、越、江右之间,以军功封东平侯,遂定居于虔州虔化县(今江西宁都),成为南迁赣闽粤孙氏始祖。孙传5世,至孙承事,迁居福建长汀河田。明永乐中,孙承事后裔孙友松再迁至广东东江上游紫金县的忠霸公馆背。又11世传至孙鼎标,时值明清之际,孙鼎标随钟丁先起义抗清,兵败,族人多离散,其子建昌迁居增城。清康熙中,再迁至香山县涌口门村,二传至孙殿朝,又迁至翠亨村。孙殿朝是孙中山的高祖,他的儿子叫孙恒辉,孙子叫孙敬贤。孙敬贤有3个儿子:长子达成、次子学成、三子观成。达成娶杨夫人,生3子:长子德祐,次子德彰,三子德明。德明就是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据罗香林教授《孙文家世源流考》载:“晚唐僖宗时,河南陈留有孙者,因‘黄巢之乱’迁居江西宁都。越五传有承世公者复迁福建长汀之河田。至明初永乐年间,有友松公者,再迁广东省东江上流紫金县之忠坝,是为国父上代入粤始祖。又十二传有建昌公者,以累世参加反清义师,兵败流散,于康熙年间自紫金迁居增城。又过了两代,再迁至香山县(今中山市——编者注)涌口门村。这是孙氏全家迁居本县之始。至殷朝公,自涌口门村迁至翠亨村定居。从中山先生的高祖友松公入粤,传至国父已经有十八代。”中山市孙氏谱牒所载与罗香林所记基本相同,孙友松是入粤始祖。江西省政府1986年11月拨款将孙墓修茸于宁都县梅江镇南郊马家坑。
孙姓移居台湾,始于明末清初。据《台湾省通志》记载,仅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年)自广东、福建入台的孙氏就有20多位:镇平(今广东蕉岭)人孙其貌迁入新竹新埔;陆丰(今属广东)人孙明山迁入新竹新埔;海阳(今广东潮安)人孙为发迁入苗栗通霄;潮阳(今属广东)人孙理迁入高雄大社;揭阳(今属广东)人孙永帝迁入台南白河;同安(今属福建)人孙和迁入淡水,孙德成迁入永和溪州,孙开迁入永和秀朗,孙润迁入新庄,孙善抄迁入今台北市东圆街,孙富挑迁入新庄,孙贤生迁入云林新港,孙思森、思仕兄弟迁入嘉义溪口,孙海迁入台南盐水,孙游寿迁入今台南市,孙经迁入苗栗苑里;龙溪(今福建漳州市东南)人孙瑞敏迁入彭化,孙水迁入台南麻豆,孙定宗迁入今台南市;安溪(今属福建)人孙玉尊迁入新竹。道光年间(1821~1850年),又有镇平人孙永科迁入苗栗三义,安溪人孙神福迁入台中梧栖。此后,孙氏人台者不断增加。现在,孙姓在台湾100大姓中居于第50位。
当代孙姓的人口已达1848万,孙姓在当今按人口多少排次序的中华姓氏中为第十二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54%,分布很广,以山东、河南、安徽、黑龙江、河北、吉林居多,这6省孙姓约占全国汉族孙姓人口的58%。从明朝至今600多年中孙姓人口由119万激增到1848万,增长了近16倍。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万,当代的人口按12亿计,人口增长了13倍。孙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孙姓不仅是汉族大姓,而且也是古今一些少数民族的姓氏。例如:唐代契丹人有孙姓,安禄山之殿中监孙孝哲即是;明、清时云南临安府亏容甸长官司副长官为孙姓,系傣族;世居益州、抚顺等地的清满洲人有孙姓;清朝满洲八旗姓孙佳氏,后改为孙氏;世居益州的清高丽人有孙姓;佤族木依库氏,汉姓为孙,景颇木如氏、堵引氏,汉姓均为孙;满、回、彝、苗、侗、羌、朝鲜、土家、阿昌、蒙古、台湾土著等民族均有孙姓。
孙姓徙居海外,最早是到日本。据日本弘仁六年(815年)编纂的《新撰姓氏录》记载,三国时吴主孙权之子孙登的后裔辗转东徙至日本,以地名为姓氏,称为身侠氏。宋代,有商人孙忠侨居日本。此后,又有不少孙姓人到日本求发展。当代,日本有孙忠利,拥有财富约2亿美元,被列入“世界华人亿万富豪榜”。从19世纪开始,孙姓又有不少人到朝鲜,以及东南亚、欧洲、美洲一些国家开拓新的事业。南迁千多年来的孙氏子孙繁衍遍布赣闽粤及江南,播迁台湾、广西等地以及海外,成为客家一大代表性姓氏。
- 上一个:唐宋以后的孙氏地望与大族
- 下一个:孙坚身世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