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百度搜索孙氏文化商务研究会找到我们!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大讲堂:虚实之术

文字:[大][中][小] 手机页面二维码 2017/5/2     浏览次数:    
  如果能营造一个态势,使得你的力量要比对手的力量大一倍,甚至是数倍、十几倍,然后再根据你的意愿去做事,这是大智慧。在军事上,优秀的统帅与将领,则要想方设法地营造这样一种态势去与敌人作战。孙子从这点意义上讲: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孙子兵法——形篇》)。
  镒与铢都是孙子生活的那个时代的重量单位。一镒等于二十四两,一铢等于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孙子是说,打仗就要营造实力大于对手的态势,而且这种“大”,不是大一些,而是大许多。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一点,孙子说:
  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谿者,形也(《孙子兵法——形篇》)。
  意思是说,胜利者指挥军队作战,就要使自己的实力大于对手到这样一个程度:如同从很高很高的地方向下放泻积水一样,实力越大,积水越多,势就越不可挡。而要达到这样一个态势,最为关键的是什么?孙子给予的答案:
  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孙子兵法——势篇》)。
  这里的“碫”,就是磨刀石。这里,孙子还是用打比方的方式讲道理。向敌军发起进攻,如同用石头砸鸡蛋一样容易,关键在于虚实的问题。
  在中国兵学上,虚实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孙子讲得虚实之术,其实是说“以实击虚”的辨证关系。这里,虚与实是一对矛盾的对立统一。如就兵力部署而言,兵力分散为虚,兵力强大是实;就作战准备而言,懈怠麻痹为虚,准备充分为实等等,只要是构成战斗力的种种因素,都在虚实的范畴之内。而战争的艺术,指挥水平的高低,就在于准确地掌握对方的“虚实”,而对我方的“虚实”进行巧妙的部署,进而通过“以实击虚”或者“避实击虚”的手段,达到用石头砸鸡蛋的功效。
  孙子在他的兵法第6篇中,向我们讲了掌握虚实之术的重要:
  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孙子兵法——虚实篇》)。
  作战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从侦察敌情到制定作战计划;从兵力部署到部队集结开进;从进入进攻出发阵地到发起攻击,几乎每一个步骤都要留下蛛丝马迹。然而,在孙子看来,掌握了虚实之术,就能够做到对敌人的虚实了如指掌,而自己的虚实则深藏不露,不被敌人发现。战场上千万不要遇上这样的对手,因为这样的对手他想进攻,会让即使是防御的大师,也都不知道怎样防守了;他要防守,哪怕你是进攻快如闪电的高手,也狗咬刺猬,不知从哪里下嘴。遇到这样的对手,还不等于等死?
  在战场上营造“我实而敌虚”的大势非常重要。就是说,想着法的找到敌人“所必趋”,“所不意”的空虚之处,即敌人防御薄弱或根本不设防的地区,或者在敌人预料不到的地点发起攻击;想方设法地让敌人分散兵力,造成敌人处处设防,兵力不足,而捉襟见肘的虚空被动局面。然后,我们就能“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孙子兵法——虚实篇》)。”也就是说,我把兵力集中在一点,而让敌人分散在十处,这样就相当于我军以十倍的兵力攻击敌人。
  毛泽东就是这样的高手。
  毛泽东善于集中兵力作战,他的老对手蒋介石非常清楚。根据毛泽东用兵这个特点,蒋介石认为,现代作战最为重要的莫过于交通,而要控制交通,就要先控制城市,只要控制了城市,控制了交通线,毛泽东的部队就会因为失去交通线而不能自由调动,不能集中兵力,则共军以大吃小,以多吃小的策略,就无法实现。在他看来,毛泽东的军队最致命的弱点,或者最大的“虚空”之处,就是不能掌握任何重要城市或据点。于是,1947年5月15日,蒋介石制定了新的作战方针:“先占领据点,掌握交通,由点来控制线,由线来控制面”。
  针对蒋介石这个方针下,毛泽东则采取了“你抢我扔,你占我弃”。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从这点意义上,虚实之术决定了毛泽东与蒋介石这两个中国现代著名人物的历史命运!
  虚实之术对于双方来讲都是对应的。方才毛泽东与蒋介石博弈的事例表明:蒋介石进攻夺占城市,犯了分兵错误,形成了“力量之虚”,而却形成了我军的集中兵力的“力量之实”;
  1958年,毛泽东为了摸清美国人在台湾问题上的底线究竟在哪里,在台湾海峡施加了声势浩大的军事压力。美国担心我军进攻台湾,要求蒋介石放弃金门和马祖,退守到台湾本岛和澎湖列岛中线一带。这立即暴露了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底线,即企图让蒋介石切割与大陆的关系,然后以台湾海峡自然隔绝为理由,推动台湾脱离中国。
  然而,蒋介石则怕划海峡而治,坚持不从金门与马祖撤军,美国与蒋介石政府发生了矛盾。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我军解放金门与马祖完全没有问题。连正跟毛泽东巡视大江南北的张治中先生,也对毛泽东说:解放金门与马祖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但是,针对这一变化,毛泽东立即调整战略,改变策略,利用美国与蒋介石政府的矛盾,“联蒋抗美”,进而采取“打而不登,断而不死”的战法,即只打炮不登陆;封锁金门,断其后援,但不致困死上面的蒋介石守军。
  于是,1958年10月6日以后,我军对金门实施“打打停停、停停打打、半停半打”的炮击。10月25日,我军宣布对金门的炮击实行单双日制度,即双日不打炮,单日为炮击日。
  这件事例说明,对蒋介石与美国人来说,他们暴露了自己的底线,形成了“掩实之虚”。而我则不露一点形迹,则形成为“掩实之实”或者“谋划之实”,实现了“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炮击金门与马祖是中国内战的继续,反对美国制造两个中国”的战略图谋。
  虚实之术对于作战双方来讲是对应的。但是,这种对应的虚与实并不是绝对状态下的虚实,而是处在不断变化中的虚与实。正是从这点出发,力量强大,并不意味着实,它总有薄弱的地方,其薄弱之处就是虚。力量弱小,并不意味着虚,它能在局部形成优势就是实。因此,虚实之术,就是以我为主,调动敌人,实现以实击虚的高超指挥艺术。这就是孙子讲的“致人而不致于人”(《孙子兵法——虚实篇》)!
  只要能够“以实击虚”,打得仗通常就是“用石头砸鸡蛋”的仗!
  那么,应该如何避开敌人的长处,而发扬自己的长处;攻击敌人的弱点,而规避自己的弱点,进而达到用石头砸鸡蛋的效果呢?
  孙子教我们走四步棋。
  第一步,是“算”,也就是了解敌对双方的“虚实”情况。孙子的原话是这样的:策之而知得失之计(《孙子兵法——虚实篇》)。“策”,就是分析判断。既然是分析判断,也可能是一个人做,也可以是一个团队做。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在9月中旬美军实施仁川登陆之前,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还是力争不直接使我国卷入朝鲜战争。然而,当南朝鲜军队越过“三八线”后,金日成在10月1日来信向毛泽东求援,而斯大林也致电毛泽东,希望中国出兵朝鲜。这毛泽东把出兵的得失“算”得清楚,最后,做出了出兵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
  因此,能否有对作战目标,或者能否对你要想干的事情进行精确分析,也就是“算”好了利弊得失,是定下决心的理论依据,是以实击虚的前提条件。
  第二步,是“侦”,也就是通过侦察行动了解敌方的动静规律。孙子的原话是:“作之而知动静之理。”这里的“作”的引申之义,是侦察和守望。只有侦察得到位,才能拨开蒙在外表的迷雾,看清楚敌人的真正的虚实。找到敌人的虚实,也就知道应该怎么办了。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毛泽东的名言。毛泽东常说:“我这个人凡是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问同志们,问老百姓。打仗也是这样。”
  他特别欣赏明代杨继盛的两句诗:遇事虚怀观一是,与人和气察群言。他说:“我从年轻时就喜欢这两句诗,并照着去做。这几十年的体会就是:前一句难在‘虚怀’上;后一句,难在‘察’。这里的察不是一般的‘察言观色’,而是虚心体察,这样才能从群言中吸取智慧和力量。”
  第三步,是“骗”,即通过示形,佯动,调动敌人,诱敌暴露,从而使我了解敌人的要害部位,为“以实击虚”确定具体的攻击目标。孙子的原话是这样的:“形之而知生死之地(《孙子兵法——虚实篇》)”。
  这里的“形”是人为制造的。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不仅敌人不知道,而且自己人也不是都知道。除了极少数作战决策者外,谁都不知道。因为,既然是“骗”,就不能让人知道。
  有时,侦察来的东西可能有的是假情报。为了能够识别出哪些是假情报,哪些是真情报,除了认真比照与分析鉴定外,必要时还要通过必要的佯动来验证。
  第四步,是“试”,即通过对敌进行试探性攻击,了解敌人的强弱、虚实,从而为具体的作战计划的实施,提供可靠依据。孙子的原话是这样的:“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孙子兵法——虚实篇》)。”
  总之,孙子的“虚实之术”认为,“虚”与“实”是对立的统一,存在于战争全程。但是他强调,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善于让自己处于“实”,而让敌人处于“虚”,才能“以实击虚”地战胜敌人,而这一点,他说得很明确:“胜可为也(《孙子兵法——虚实篇》)”,胜利条件是可以创造的。而创造胜利条件的人,是有智慧的人!唐太宗李世民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夫用兵,识虚实之势,则无不胜焉”。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页
[向上]